国家规划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环境学院22级本科赴新加坡开展海外实习

发布时间:2025-09-03 浏览量: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也为拓宽环境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前沿的环境相关学科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增强学生对环境专业背景的了解和职业荣誉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022级本科生赴新加坡海外实习活动。

2025年8月25日至29日,环境学院的郭刚老师、盛安旭老师和邓杰文老师带领47名环境学院2022级本科生,前往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海外实习与学术交流活动。跨越3500公里,飞行近5个小时,环境学院海外实习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怀揣着求知的渴望,在新加坡不断探索学习,满载收获而归。在五天的实习实践中,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新加坡的水环境设施,学习到新加坡的环保技术,深刻体会了新加坡的生态环保理念,提升了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也欣赏了新加坡的风景,切身感受到新加坡的风土人情。

8月26日,实习第一站是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城市规划馆。这里通过模型、互动展览和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新加坡城市的发展历程、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布局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深入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培养学生对城市设计、环境管理和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趣与认知。

   

随后师生一行参观万态雨林悦榕庄:这里是新加坡首个获BCA绿色建筑铂金奖的超低能耗度假村。整个建筑群融入原有雨林环境,结合自然通风、屋面绿植、屋顶光伏等绿建技术,雨水被收集起来重新用于房间的冲水系统,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同时强化人行为管理,在新加坡建筑普遍室温20-22度设定的情况下,将室温下限提高到25度,避免过量供冷,大幅度降低空调运行能耗。     

8月27日,第三站是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位于新加坡西北部,是新加坡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东盟遗产公园。湿地之行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理解。

第四站,师生参观了新加坡植物园:这座始建于1859年的新加坡植物园,不仅是亚洲第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植物园,更是一处融合科研、教育、生态保护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被誉为“城市绿肺”。在这里,学生们拓展了视野也亲近了自然。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展览馆作为新加坡国家级金融监管机构,展示了新加坡在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监管政策及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演变与成果。展览馆内的大量互动体验项目与历史案例,帮助学生了解货币政策、支付系统、反洗钱机制及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路径。        

8月28日,第六站师生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学术探索之旅。学生们分专业走访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水处理实验室、新加坡首个净零能耗建筑(SDE4),深入了解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科研创新成果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开阔了国际视野,激发了对未来学术发展与人生规划的思考与期待。      

   

中午到达了滨海堤坝——世界五大供水工程之一,也是新加坡最大的集水枢纽。接着参观述说新加坡水源与环境故事的“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学生们穿越历史的长廊,了解到新加坡河流的穿行和其原始的样貌。      

第八站到达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作为全球领先的海水淡化项目,新泉淡化厂展示了RO反渗透技术的实际运作模式,是新加坡实现水资源多元化的关键举措。重点参访了其技术3流程、节能优化措施,以及水安全战略的实施。学生们体会到新加坡政府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强化了对城市治理、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认知,提升了空间思维与系统思考能力。

8月29日,师生一行走进南洋理工大学进行高等教育专题研学。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新加坡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工程、人工智能、绿色科技和跨学科研究方面享誉国际,是亚洲最具创新力的高校之一。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南洋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学科融合及全球科研合作方面的前沿成果。       

  

此次海外实践不仅让环境学院海外实习队的学生亲身体验了新加坡的环保理念和先进技术,也加强了环境学院与新加坡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实践,他们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的科研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兴趣。

本次跨国研学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学生们在知识、能力、素养与国际视野方面皆有所成长,真正实现了“研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标。期待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推动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